毕淑敏《我很重要》:幸福是生命的第一要务

毕淑敏《我很重要》:快乐是生活的第一要务

毕淑敏的快乐觉醒之路

“人活着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使自己快乐。”这是毕淑敏在40多岁时才真正领会的人生真谛。作为著名作家和心理治疗师,毕淑敏用自己半生的经历告诉我们:我很重要,我的快乐很重要。年轻时我们总是被各种社会期待和外在目标所裹挟,直到不惑之年才明白,原来快乐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,而是那些被我们忽视的日常小事。

毕淑敏曾看到一个关于”全球上最快乐的人”的调查,结局出人意料又发人深省:给孩子洗完澡怀抱婴儿的妈妈、治愈病人目送其离开的医生、在海滩筑沙堡自得其乐的孩子、完成作品的作家。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,却道出了快乐的本质——它藏在生活的细节里,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宏大叙事。

为什么我们总错过身边的快乐?

“我集这些快乐于一身,可是我未曾感到快乐。”毕淑敏的这句话戳中几许人的心?我们是否也像她一样,明明拥有快乐的条件,却感受不到快乐的存在?难题的关键或许在于我们对快乐的错误认知。

毕淑敏年轻时认为快乐必须是”毫无瑕疵”、”没有任何阴影”的完美情形。这种苛求让我们对生活永远不满,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快乐。直到40岁她才明白:快乐其实是一种内心的稳定,是灵魂的成就。外界总有我们无法掌控的变数,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却是我们可以修炼的。

想想看,你是否也常陷入这种思考陷阱?认为只有达到某个目标才能快乐?升职加薪、买房买车、结婚生子…我们总把快乐寄托在未来某个节点,却忘了当下的每一刻都值得珍惜。

怎样找回”我很重要”的快乐感?

毕淑敏给出了三个实用的建议:开门见山说,认识到快乐不是外在条件的堆砌,而是内心的选择。她说:”我们现在越来越安宁了,我知道世上有一些事务我无力回天,这些我们都不要去费气力了。然而有一部分是可以改变的。”

接下来要讲,接受生活的不完美。毕淑敏说:”这个全球就是如此泥沙俱下,但我依然对它充满希望。”快乐不是没有困难,而是在困难面前依然保持希望和勇气。

最终,建立”助人自助”的生活态度。作为心理治疗师,毕淑敏深知每个人的快乐最终要靠自己创新。我们能做的是在他人需要时给予温暖和支持,但改变的力量始终来自每个人的内心。

毕淑敏的快乐哲学告诉我们:我很重要,我的感受很重要,我的快乐很重要。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基石,也是健壮社会的根基。从今天开始,不妨问问自己:我是否像毕淑敏说的那样,把快乐当作生活的第一要务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现在改变还不晚。毕竟,认识快乐、追求快乐,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迟。

版权声明

返回顶部